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周公解梦 > 孕妇解梦 > 物品 > 音乐舞蹈 > 正文

瑶族舞蹈的种类 瑶族舞蹈视频大全群舞

作者:鬼谷子 发布时间:2024-10-03 16:29 分类:音乐舞蹈 浏览:4


导读:本文目录一览:1、瑶族舞蹈:长鼓舞、铜鼓舞、师公舞2、瑶族的神秘舞蹈盘王舞与抓龟舞3、江华瑶族长鼓舞的演变类别瑶族舞蹈:长鼓舞、铜鼓舞、师公舞1、瑶族的舞蹈与狩...

本文目录一览:

瑶族舞蹈:长鼓舞、铜鼓舞、师公舞

1、瑶族的舞蹈与狩猎、农事和祭祀等有着密切关系。同时,瑶族传统的鼓、歌、舞又常常融为一体,即鼓之、歌之、舞之。主要有长鼓舞、铜鼓舞和陶鼓舞等。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瑶族舞蹈长鼓舞、铜鼓舞、师公舞,仅供欣赏!长鼓舞 瑶族的舞蹈与狩猎、农事和祭祀等有着密切关系。

2、瑶族的舞蹈与狩猎、农事和祭祀等有着密切关系。同时,瑶族传统的鼓、歌、舞又常常融为一体,即鼓之、歌之、舞之。主要有长鼓舞、铜鼓舞和陶鼓舞等。(一)大长鼓舞主要流传于广西金秀瑶山巷乡坳瑶地区。大长鼓还有公鼓和母鼓之分。公鼓腰细而长,母鼓腰粗而短。

3、第二,从舞蹈道具来看,具有民俗文化的古朴性特点。民间谚语有瑶不离鼓之说法,说明了鼓在瑶族舞蹈中的重要地位。瑶族舞蹈代表长鼓舞和铜鼓舞,都是以鼓为主要道具,而鼓本身就是祭祀瑶族始祖盘瓠(盘王)的工具。

4、“长鼓舞”在瑶族舞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,它一般是在瑶族传统习俗“祭盘王”和逢年过节串村走寨闹圩场时表演,也有新屋落成及其他喜庆的日子里跳,以示祈祷和庆贺。 小长鼓打法各地说法不一,广西金秀地区归结为两种,一为“36套、72层”,并有打鼓口诀。36套即36个动作,72层即每一动作换方向做两遍。

5、维吾尔族:萨玛舞 萨玛舞的动作和鼓的节奏配合紧密。咚的时候多是全脚着地,稳而有力,不生硬又不马上抬起,有附点音符的效果。动力腿抬起时,主力腿的膝部有个明显的屈伸,身体的起伏也较大。手多是自然形态的半握拳,下甩打开和弯屈收回,都有明显的悠劲。

瑶族的神秘舞蹈盘王舞与抓龟舞

1、盘王舞就是他们得救之后,在举行祀“盘王大神”仪式开始时所跳的。捉龟舞则是贺州市昭平县仙回乡茅坪村的“过山瑶”中特有的宗教祭祀性舞蹈。据瑶族诸多民间《唱本》记载,在他们的鼻祖盘古开天地时,曾分造出十二姓瑶人子孙上山,规定他们逢州过州,逢县过县,逢山吃山,逢水吃水。

2、第一,从舞蹈动作上看,瑶族舞蹈具有民俗文化的原始特点。瑶族传统舞蹈一般动作古朴,风格粗犷,舞姿娇健,开朗豪放,舞至酣处,围观者高声吹叫并介入,气氛异常热烈。

3、祭毕,众人唱盘王歌,跳盘王舞。(盘王歌)瑶书中有记载,主要是以诗叙述盘王一生的事迹,七字句式。诗句洗炼,曲律古雅而浑厚。“盘王舞”以鼓锣伴奏,舞步动作忽而上跳,忽而下蹲,忽而左转,忽而右旋,动作健美、威武,再现了瑶族先民耕种狩猎、出征杀敌的一幅幅模拟画面,并时而有男女伴唱。

江华瑶族长鼓舞的演变类别

由于瑶族进入江华地区的时间差异和所处地理环境不同等原因,便演变出多种形式的长鼓舞:盘古长鼓舞、芦笙长鼓舞、羊角短鼓舞、锣笙长鼓舞等。 是江华瑶族自治县岭东瑶族调庙时跳的一种集体舞蹈。

江华瑶族地区的长鼓舞,因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地理环境,孕育出丰富多样的形式,包括盘古长鼓舞、芦笙长鼓舞、羊角短鼓舞和锣笙长鼓舞等。盘古长鼓舞主要流传于蔚竹口一带,与祭祀盘王的“还愿”仪式紧密相连。舞蹈由两名鼓手和四名歌手(男女各二)参与,伴唱瑶族的《盘古歌》。

江华瑶族的长鼓舞,以其独特的形态划分,主要分为三种类型:小长鼓,也称为短鼓,其尺寸较为精巧,大约长70至90厘米,鼓腰直径在4至5厘米之间,两端鼓面直径则为8至10厘米。这种鼓因其小巧而灵活,常用于日常的舞蹈和节庆表演。

江华瑶族长鼓舞,其编号为Ⅲ-8,属于民间舞蹈类别,是瑶族人民代代相传的艺术瑰宝。它不仅是江华瑶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,也是他们精神世界的重要体现。这项艺术形式的申报之路始于2006年,由当时的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积极申报,凭借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,成功赢得了国家级别的保护和认可。

长鼓舞分“单人舞”、“双人舞”、“群舞”等类型。它有72套表演程式,而每一套又分“起堂”、“移堂”等若干动物细节。其动作特征是粗犷、勇猛、奔放、刚强、雄劲、彪悍、洒脱。不管是跳、跃、蹲、挫或旋转、翻扑、大蹦、仰腾等动态,都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、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。

相传长鼓舞有七十二套,多为二男二女合舞或二男对舞。由于瑶族进入江华地区的时间差异和所处地理环境不同等原因,便演变出多种形式的长鼓舞:盘古长鼓舞、芦笙长鼓舞、羊角短鼓舞、锣笙长鼓舞等。盘古长鼓舞 流传于江华瑶族自治县蔚竹口一带,是祭祀盘王“还愿”仪式中所跳的一段舞蹈。

标签:


音乐舞蹈排行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

关灯